News

虽说捡漏要趁早,但市场上真的有那么多漏可以捡吗?
PIA Marketing     Published on  20/02/19

自2016年贷款政策从严以来,市场上两类人兴奋起来了。一类是“专家”,因为牛市不好预测,但熊市却显而易见,且这种十拿九稳的市场走势正是扬名立万的好时机;另一类人则是“捡漏专家”,手中现金充裕的机会型投资者怎么能放过这个低买高卖的绝佳时期呢?

 

在大家的朋友圈中,有关房地产的宣传也发生了改变。曾经“高增长”和“投资洼地”等字眼变成了现在的“捡漏”促销语,什么“买到就是赚到”,“难得的捡漏机会”等等,看得心里痒痒的,毕竟趋利避害是本能,而抄底,特别是抄底楼市这种花费少,风险适中且收益可观的“买卖”自然深受喜爱。

 

虽然让自己生活过的更好的初衷无可厚非,且房地产作为商品也有明显的周期性,客观上“低买高卖”绝对具有操作空间,但却不意味着“跌市”您就一定能捡到大便宜!

 

捡漏这个词最早出自古玩界,是一个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买家在市场上淘到价值被低估的宝贝的行为。这几年随着市场大环境出现调整,“卖方”市场暂时被终结,贷款遇到问题的投机者纷纷抛售,市场上的捡漏声此起彼伏。

 

当然贷款政策的改变着实让很多投资者措手不及,但活人不能绕尿给憋死,楼花低价转让只是其中“止损”方式的一种,也是对人们“心灵冲击”冲击最大的一种!

 

凭借“捡漏”的心态,部分投资者对房地产的价格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市场上没人买房,我不买,别人更不会买,因此在对原房东大肆杀价并撂下狠话后,期待能够回家收到“求买”电话的投资者们,往往没有如愿。

用更少的钱,买到远远高于其货币价值的商品的满足感,是尤为强烈的,但前提是能买的到才行!但现实中也不是人人都有如此好运的?

 

得益于悉尼市场的特殊性,供需矛盾被贷款紧缩所压制,从而导致有太多的“隐藏购买力”(即有刚需房需求,但想最大化自身利益,而短暂选择观望)的首置业者的心理防线在此时被突破,因此选择入市,使得捡漏的人们被频频“截胡”。本身选择此时“止损”的人就少,加上首置业者的进入,导致当下市场种种有趣现象的发生,有价无市--总听说房子便宜,而自己却始终捡不到漏则成了“捡漏者们”的日常。

 

原则上来说,真正的捡漏,就是你通过购买该房产,可以获得“直接收益”的房子,也就是你购买的价格大幅低于它的实际价值。

 

市场中以下几类人是提供“捡漏房”的主力:

 

  1. 无力偿还者,业主无力偿还贷款,银行将他们的房屋没收,再放到市场上进行拍卖。银行的诉求在于追回自己的贷款额,而并不是卖到最高价。

     

  2. 破产者名下财产,在澳洲还有一些业主的财物状况不佳,连council rate也付不起,再多次警告无用后,当地council会将这些rate default的房产进行拍卖,虽然这些房子经常年久失修,或者无人看管。

     

  3. 夫妻离婚,或者重大家庭变故,需要快速处理资产的人。

     

  4. 盲目投资者,这些人是市场上真正的水份。在房地产市场“大爆炸”时,盲目进行投资(多见于不合理投资,往往多见于一次性购买多套楼花的投资者,有些甚至购买15-20套以上),忽略了市场风险,在市场变化后无法refinance或贷款,同时自有资金也不足以支付,进而无法交割的人,但这类投资者往往人数少,且融资能力强,如果亏损太大,可能选用其他方式处理这些资产。

 

至于市场上是否到处都是可以捡漏的楼花转售,答案既是也不是!

 

“是”是因为,伴随着市场大爆发,总归会带来一些“水份”的,这样的楼花捡漏是客观存在的!

 

“不是”是因为,就算是捡漏价,也是基于房屋本身的价格计算的。好户型,好地段的楼花就算是有漏可捡,其降价空间也是有限的,并且本就高的价格基础,也决定着不是所有首置业者或投资者能负担起的。至于买的起的,所谓的超值“捡漏”,则大部分是别人settle不了甚至不愿settle的房源而已,真正的捡漏比例并不高,要做出判断还得考验投资人的眼光和水平了。

 

作为商品的一种,房产市场的波动,在一定周期内总会带来些“捡漏机会”的,只是您要对“捡漏”有更加客观的认识,而非投机性的“期许”!

 

和股票市场上的熊市与牛市的相互转换一样,只不过,我们所谓的“捡漏”往往把目标集中在了个人卖家身上,其实开发商给的优惠也是“漏”,但却一直被忽略。例如部分开发商处于资金压力或者贷款压力,急需达成销售,所以在房价折扣,印花税反补,或者送家电装潢等等方面给予优惠,杂七杂八加起来也有大好几万,不可不说是绝佳的时机。

 

当然,开发商的“漏”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的,随着市场变换,不管是跌势到底,亦或者政府托底,没有捡的“漏”有可能就成为了您的遗憾。而且捡漏真的要趁早,2009年和2019年都存在捡漏的机会,但同样的商品,价值等量级可有了大不同!从40万澳币到80万澳币,每一分都是要从您的钱包中支出的!

 

随着澳洲“Build To Rent”模式越发普及,开发商已经逐步再从先前的“Build To Sale”的模式转为自行持有,基金在调整期的大力抄底,伴随兴建量的“断崖”下降,都使得房子从长期来看都会是上涨趋势。同时澳洲人口增速上升,也为供需矛盾带来了压力,因此房价在供需旺盛的支撑下,调整震荡的幅度也是极为有限的,时间也是极其有限的。

 

捡漏一词的意味虽好,思路也是正确的,但实际操作过程却远比想象的要复杂。任何一个产业都存在「投资扩张,取得收益,再扩张」的过程,这个过程最后形成的走向完全取决于供需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民间有句土话说:“砍头的生意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没人做!”因此,理性判断,运用科学的投资方法来经营是每个投资者的必修课,而且是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

Subscribe to Our Mailing List

Contact Information

Address: PIA
2 Australia Ave. Sydney Olympic Park, NSW 2127
Phone: 02 9192 2800
Fax: 02 9764 2118
E-mail: enquiry@pia.com.au

Real Estate Investor Kit

Interested in creating your property portfolio?

Contact Us